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 县区动态
让网格服务活起来 提起来 新起来|阳泉城区力推“三三三”机制盘活社会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4-07-02 09:10       来源: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平安城区建设成效之年。阳泉市城区立足实际,以党建为统领、以网格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思路,坚持运用“三联互动”“三化融合”“三建互促”工作机制,持续助力网格化管理服务“加速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平安城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三联互动”构建“组织网”

一是“警网联合”提升居民安全感。城区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专职优势、基层综治中心组织优势和基础网格网络优势,打造“警格+网格”融合模式。社区民警依靠专业知识在网格内开展治安防控、信息采集等工作,网格员则发挥实情掌握全面、到达现场迅速、方式方法灵活优势,二者密切配合,信息交互、联动呼应,有效衔接,优势互补,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机制,实现了社区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二是“网格联心”提升居民幸福感。在全区各网格醒目处悬挂了网格员公示牌,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现网格员姓名、联系方式、服务区域等有关基础信息,确保辖区群众随时都能联系到网格员,让网格员能及时准确地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忧,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省去了居民跑腿的麻烦,也为社区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奠定了基础。公示牌在群众和网格员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让便民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切实提高了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在广大居民中的知晓率,支持度和参与率。

  三是“部门联动”提升居民获得感。城区以切实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目标,积极统筹各方资源,整合信访、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力量,采取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入驻集中办公制度,全面推进集诉访对接、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人民调解、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高效联动,畅通了联系群众“最先一公里”,打通了化解纠纷“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一揽子处理、全链条解决”。

二、“三化融合”构建“资源网”

一是党群服务一体化。城区坚持“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能、守护一方平安”为导向,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目标,着力打造以党建为引领,镇(街道)党(工)委为中心,村(社区)为基础,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居民联合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组织吸收一些热心辖区平安建设的老党员、老干部、社会组织负责人、热心居民等群众力量,调动镇街道站所、村社区、驻地单位、人民团体、金融机构等主体,充分发挥他们接触面广、流动性强、信息量大的优势,从小事出发,从细微处入手,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化解,及时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打造群防群治、共建共治,专群结合的平安建设工作模式。

  二是网格队伍专业化。为了让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发挥最大效能,对于网格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和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的这一实际情况,城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将"理论学习+现场实践”有机结合,对网格员队伍开展相关业务技术培训,无缝贴合网格员的日常工作,全方位提升网格员的综合素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治理水平高的网格员队伍。

  三是精准治理智能化。加强视频监控建设是平安城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区委政法委专门就视频监控建设多次开会研究,协调电信公司在辖区内重要地段加装视频监控120余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和治安问题进行实时跟踪,及时研判预警,采取针对性的工作措施,确保重点不漏管、隐患不失控、矛盾不扩散。区三级综治中心对《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平台各项数据进行动态维护,及时、全面、更新辖区人口、特殊人群、矛盾化解、安全隐患等基础信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用性,深入推进城区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智能化共享。

三、“三建互促”构建“保障网”

一是建立“五个一”管理机制。城区竭力探寻网格化服务管理路径,不断拓展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性出台了《阳泉市城区“五个一”全科网格员管理制度》,这“五个一”分别为每日一巡查、每周一例会、每月一培训、每季一活动、半年一座谈。此项制度规范了各级综治中心对于网格员的日常管理,使得网格队伍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深化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和网格员专业能力素养。

  二是建立“六步闭环”事件处置机制。城区坚持能解决的就地解决,解决不了再上报的原则,采取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反馈结果、结案归档的“六步闭环”制度,把每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通过分类处理方式,分流指派至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最大限度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到实处,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是建立“三项联动”工作机制。社会治理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区建立了公安街道联动机制、社区物业联动机制、干部群众联动机制等三项联动工作机制,由原来各部门“单兵作战”,转变为各部门间“协同作战”,使得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了解决,大大提高了网格化服务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下一步,城区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持续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立足全区社会稳定大局,积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不断延伸基层管理触角,把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区的基础性工程,用优质的服务架起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从基层单位和治理末端、矛盾源头抓起,以平安城区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阳泉城区政法